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

美術殿堂烏菲濟(Uffizi)


翡冷翠歷史中心最後一程兵分二路,有心浸淫繪畫之美的,跟當地導遊上烏菲茲美術館;其他人隨領隊赴名品店血拼。自小到大,最差的一門功課就是美術,本來有點想逃之夭夭;轉念一想,血拼更加無趣,還是乖乖看圖畫好了


烏菲茲(Uffizi)原本是美迪奇的辦公室,最後一代傳人把歷代珍藏全數捐出,此地改為對公眾開放的博物館。篇首由老橋延伸到右下方的屋頂,稱為瓦薩利走廊(Corridoio Vasariano),連接舊宮、烏菲茲美術館和阿諾河左岸的碧提宮,是公爵時代美迪奇家族成員和官員的專用通道。


河岸門面
由中庭北望舊宮(左)南眺河岸(右)

由舊宮展望整個中庭,兩旁列柱是歷代名人塑像
又見但丁(左)、達文西(右)

基於保護名畫,館內全面禁止攝影、喧嘩,怕閃光和閣下口中噴出的飛沫損及真蹟,所以一張照片也無。自此以下,所有圖片均來自「維基共享資源」。雖說幾百年前的繪畫已經沒有著作權問題,仍要向上傳圖片分享的網友致謝。若無維基百科,本文到此,就不得不謝謝收看了。


展示在三樓,不過實際高度遠超過想像,爬樓梯有如登山。上圖是連接各廳、室的長廊。展出順序有一定邏輯,只是俺沒學問又不長記性,已經全忘了。以下隨意安排,方家勿怪。

波提切利的「維納斯誕生」,1482~1486

中世紀很長一段時間,藝術為宗教服務,除聖經故事人物以外的作品,都被認為不登大雅,甚至是離經叛道的異端。直到文藝復興,藝術家開始由宗教以外的事物汲取靈感。兩幅畫的主題出自希臘神話,雖然沒有正式文本記載原始題旨,卻因豐富內涵激發數百年來文人雅士藝術史家的無邊想像。「維納斯誕生」常見的解讀,像是有如初生的聖潔,或精神與肉慾的激盪結合云云,個人覺得沒啥意思。其實只看長髮飄飄的美女,就很夠了,管他什麼道理
波提切利的「 Primavera」,1482

「春」的構圖複雜、人物眾多,解說更加紛紜。說法之一,是由右往左看,藍色納美人,不,Zephyrus擄獲寧芙Chloris並娶她為妻,後來Chloris化身為第三位的春天女神,向下灑落玫瑰花瓣。中央的花園主人維納斯,由三美神相伴,最右方佩劍的墨丘利守護這方樂土,頭頂蒙眼的小天使丘比特則張弓欲射。這幅畫原是美迪奇為慶生而訂,遂以春天為題,後來因故改為祝賀婚禮,也還說得過去。(先前在隔壁牛排館壁上,預習過此畫的仿作
除了美迪奇,教會仍然是最大金主,畫家營生的重要來源,所以宗教畫依然大宗。接下來連續三幅不同作者的同一主題畫作,年代相近而畫風各異,可以參考比較。題旨很簡單,就是聖經中,東方三博士朝覲聖母和初生耶穌的故事。
波提切利的「三博士來朝」,1475~1476

波提切利這幅作品兼具狗腿和自戀。圖左幾個面向觀眾的人物,據說是出錢的美迪奇家族成員;而最右邊的黃衣男子,則是波提切利本人。
達文西的「三博士來朝」,1481

達文西這幅畫,其實我沒什麼看過的印象,不過前幾年被鑑定是偽作,很有些故事可說。據傳底稿確實出自達文西手筆,但他沒畫完就丟下不管。由底稿看來,可能達文西的想法和當時教會相抵觸,出錢大爺不高興,畫家也不爽,一拍兩散,初稿就扔在倉庫裡。後來達文西名滿天下,有人就找其他畫家填補上色,冒稱大師原作;一百多年後,輾轉流入美迪奇府中收藏至今。由於褪色得厲害,館方找人試圖修復,用現代儀器偵測,才揭穿數世紀來的騙局。但深入掃瞄,發現更多達文西手稿,西貝貨同時也是真蹟,堪稱藝術史一絕。

Lippi的作品,據說參考達文西的底稿,也借用波提切利的構圖,甚至左手邊同樣有幾位美迪奇。不同的是,那幾位美迪奇出自旁系,在薩佛納羅拉統治期間──也就是作畫的年代──依附共和政府,免於被驅逐。或許因此個個卑躬屈膝,不像波提切利圖中那樣談笑自若。藝術為政治服務,好像是很難避免的事。

拉斐爾的「教宗儒略二世」1511~1512

拉斐爾的「教宗李奧十世」 1518~1519

在「教廷黑幫」與博吉亞家族作對的樞機主教,等到亞歷山大六世病逝,繼任者又短命,終於當上教皇儒略二世。長期以來烏菲茲的收藏,一直公認為原版,直到1970年代被研究推翻。目前看法,存於倫敦國家藝廊的,才是真蹟。畫中非常寫實地描繪一位坐在寶座上,若有所思的陰鬱老人;迥異於過去的宗教肖像,卻影響此後兩百年的畫風。
接替儒略二世的李奧十世,是美迪奇家族出身的第一位教宗。畫中同樣寫實呈現一位福泰而有點近視的教皇,椅背上的圓球則是美迪奇的代表飾物。身後兩名不安的樞機和陰暗色調,可能反映教廷當時面對的嚴峻局勢:以馬丁路德為代表的宗教改革呼聲四起,對教廷發行贖罪券籌款更嚴加撻伐;王權高張,一些君主開始不受教廷管束,包括都鐸王朝的亨利第八

達文西的「天使報喜 ,1472~1475

故事出自聖經,天使加百列跑來報知聖母瑪麗亞:「大喜!您有了,是天上掉下來的。」,九個月後耶穌降世。雖說是達文西作品沒錯,但由於顏料不同,天使的翅膀被質疑是後來加上的。那年頭沒什麼著作權觀念,老子出錢要窮酸畫家作畫,看不順眼就找人改了。不然你要怎樣?

米開朗基羅的「聖家庭」,1507

波提切利的「聖母頌」,1481

又是三幅以聖母聖子為主題的畫作。所謂聖家庭是指聖母瑪麗亞、聖子耶穌和聖老爸約瑟夫。其中約瑟夫的角色向來有些尷尬,因為耶穌顯然不是他的種。過去的宗教畫若非忽略不計(如波提切利,上右),便是以施洗者約翰代替(如拉斐爾,下圖)。米開朗基羅除了還聖老爸應有地位之外,人物肌肉一如其雕塑作品般糾結,連聖母都不例外。這,就不予置評啦。
波提切利狗腿依舊。據史家考證,畫中人物,包括聖母在內,又有好幾個美迪奇成員。當然或許是應買主要求;若按畫家本人意願,應該寧可自己入鏡才是。
拉斐爾筆觸柔和,與米開朗基羅成明顯對比。左邊小娃聖約翰遞給小耶穌的金絲雀,是在荊棘中覓食的鳥類,隱喻日後耶穌被釘上十字架前所戴的荊冠。
拉斐爾的「金絲雀聖母」1505~1506
提香的「烏爾比諾的維納斯」,1538

到文藝復興後期,繪畫取材更加多元,筆調用色愈發大膽。提香這幅鉅作雖然題為維納斯,但一望即知與神話毫無關係,只不過是某人(據信是烏爾比諾公爵)心目中的維納斯罷了。

Sassoferrato的「哀傷聖母」

卡拉馬喬的「酒神 Bacchus」,1595

卡拉馬喬被尊為巴洛克畫風的開山鼻祖,慣以強烈的明暗對比烘托主題。他是才氣洋溢的畫家,以注重細節著稱;有云他筆下水果皮上的斑點,可供植物學家辨別病因。另一方面,他也是聲名狼藉的浪子,即使在如日中天的十年,也是一有錢就喝酒賭博打架鬧事;後來在羅馬殺人,連金主樞機主教都無法迴護,只得外逃避禍。幾年後突告失蹤,傳聞是被仇家丟進河裡餵魚。由於聲名太臭,畫作佚失者眾,直到十九世紀被重新發現,才奠立宗師地位。
「酒神」取材自希臘神話,Bacchus是宙斯的私生子,被正宮娘娘咒成失心瘋,下凡教會世人釀酒(希臘式的反諷嗎?)。畫中看起來像藝伎的微醺男孩頭上,其實是造酒原料──葡萄藤。前面說卡拉馬喬以精細著稱,在這幅畫裡留下一點小小趣味:仔細看左下角的酒瓶,會發現畫家本人正在努力工作的倒影。
卡拉馬喬技法影響深遠,許多後輩加以發揚光大,稱為巴洛克藝術,Sassoferrato是傳承之一。他的畫風受拉斐爾影響也很大,可說集前輩宗師於一爐。
「哀傷聖母」描繪聖母瑪麗亞得知耶穌死訊的心情。往頭上罩黑紗的動作,在義大利歌劇或「教父」之類電影不時可以見到。是宗教抑或民俗,就不很清楚了。
 


原發表於Jeff & Jill的窩,2011/05/14 23:27:14


《以下留言與回覆,來自 聯網

01.  莫大小說   2011/06/16 20:40

弗羅倫斯及附近酒鄉,比薩斜塔趕集似地打了轉

除了外廓,什麼都來不及一覽

還好有 JEFF 這兒可細細品賞一下



格主於 2011/06/17 21:54回覆

出外旅行,受限於時間,沒看的總是比看到的多。只不過腳踩過的土地,回味起來更覺親切罷了。


02.  Molly Lee  2011/06/19 13:15

好喜歡這集

若能在此間慢慢遊賞該有多好,但不知為何,每次又被旅行團託著走....\

請問Jeff 是旅行業嗎? 若能這樣帶團是很深入文化之旅呢!


格主於 2011/06/20 00:12回覆

跟團總是像趕鴨子,所以愈來愈多人喜歡自由行。咱們這天翡冷翠之行,個人覺得行程安排不錯,在歷史中心走上七、八個小時,還有藝術本科的當地導遊解說,收穫很豐盛。

我不是旅行業,只不過這兩年剛好有機會,多玩了些地方。說到深入,其實當場導遊解說就蠻深入,只是記性挺差,上車便忘。好在可查的資料來源不少,記錄在部落格,將來也好回味。



03.  盹龜雞~ 謙謙 使君子  2011/07/20 10:29

美術殿堂烏菲濟

好精彩的記錄 , 謝謝你仔細解說這麼多幅畫 , 有讀藝術的專家來導覽確實太不一樣了.


格主於 2011/07/20 21:55回覆

真不一樣。別的不說,酒瓶上有畫家倒影那種事,打死我也不會注意到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