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

聖彼得大教堂 (Basilica di San Pietro)



米開朗基羅接手世界最大教堂的建築工作時,已經足足七十歲,剛完成後世評價極高而當代毀譽參半的鉅作「最後審判」(見「西斯汀禮拜堂」)。以當時工程技術,他深知自己看不到完工的一天,遂以遲暮之年,全力完成設計圖。聖彼得大教堂自1506年儒略二世在位時期破土,卻因教廷紊亂引發宗教改革,進而招致羅馬大劫(見「威靈赫赫天使堡」)破壞;1546年米開朗基羅接手復建,又經八十年數代建築師才竣工。雖然未能在米開朗基羅手上完成,但後代建築師只作細部修整,基本設計仍然遵照其藍圖,因此世人多歸功於米氏。



照片看不大出來,實際上穹頂高達138米,中間華蓋也有五層樓高

深受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感動的米開朗基羅,有心建造一個可相輝映的穹頂。雖未能在尺寸上勝出,但創新設計得到更好的採光,令大殿更增威嚴。祭壇設在大殿中央,其上的華蓋出自十七世紀藝術家貝尼尼手筆;祭壇下方,傳統上認為是聖彼得殉教後的遺骨埋藏所在。



聖彼得是耶穌最初門徒之一,第一任羅馬主教,當時基督教仍是官方嚴禁的地下宗教。合法化之後,追認為第一任教宗,道統的源頭。聖彼得在尼祿皇帝時處死,葬於現址,後來許多教宗同穴而葬,追隨先賢於地下。以當時情境,應該只是草草掩埋,屍骸混雜無從辨識。1968年教宗宣佈,經數十年考古辨證,確認出聖彼得遺骨,了卻兩千年公案。



這廂是十三世紀的聖彼得雕像。傳說親吻聖彼得的腳趾可蒙賜福,幾百年來信徒的嘴唇,把聖人腳趾頭都磨掉了。



雖說米開朗基羅總綰其事,但內外數百件藝術品,卻出自一整個文藝復興世代藝術家的集體奉獻。上圖的雕塑「聖殤」,是米開朗基羅青年時期作品,描繪聖母痛失愛子的傷心情狀。因為曾經遭到攻擊,現下用玻璃門加以保護,圖中直線就是門縫。挺礙眼,感覺應該有更適當處置才是。








每25年由教宗開啟一次的「聖門

聖彼得像。另一側是聖保羅

大教堂側站崗的瑞士衛隊



身著鮮艷制服的,便是著名的瑞士衛隊,顧名思義是由瑞士招募的雇傭兵,保衛梵諦岡的象徵性武力,1506年由儒略二世組建。1527年羅馬大劫,為保護教宗,在未完成的聖彼得大教堂前全數戰死,無一投降,博得忠勇美名,留芳百世。制服是當年的設計,保留至今,為的是彰顯忠良傳統。設計者有云是米開朗基羅,也有人說是當時的隊長。今人看來覺得過於花俏,但要穿上身,也不是件容易的事,對當事人是極高的榮譽。


由大教堂望向東方

大教堂前的聖彼得廣場,則出自貝尼尼手筆。以中央方尖柱為圓心,南北各有三分之一圓周的列柱迴廊,西方是大教堂正門,東面則是與義大利的國界。前一晚夜遊,由東面入廣場拍照,導遊就笑稱,現在到另一個國家囉。這天由大教堂往外走,不同導遊又說同樣的話,大概是同一間訓練所出來的



觀光客很難取景,但由當地購買的導覽冊鳥瞰圖可以發現,如果把大教堂當作聖彼得的軀幹,廣場上的列柱迴廊,就像是伸出環抱的雙臂。兩側迴廊各有四排列柱,層層疊疊煞是壯觀。廣場其實是橢圓形,可惜兩天的導遊都不是數學家,沒能指出導覽圖冊記載、由圓形大理石標示的兩個橢圓焦點,分別位於兩座噴泉和方尖碑之間。據說,其實可以想像,由焦點朝該側迴廊望去,四排列柱會重疊為一。這是貝尼尼玩的小把戲。
聖彼得廣場及大教堂

亮燈處是教宗書房兼臥房,週日中午教宗常在此帶領廣場群眾祈禱

國界線上看聖彼得大教堂

離開梵諦崗之前,聽從導遊建議,到梵諦崗郵局購買明信片交寄,當做紀念。小傢伙興沖沖寫信的那當兒,做老爸的一時興起,隨手拍了張照片。不意一位老先生忽然現身,曰此處不許攝影,更手指四面牆上隨處可見的禁制標誌,意思是說:你不長眼睛嗎?當下只好道歉,因為確實沒注意。走過整個大教堂和博物館,雖然大多禁制閃光,真正完全禁止攝影的,也只有西斯汀禮拜堂而已。豈知小小一間郵局,重要性竟不下於最後審判。後來想起一部電影恍然大悟,搞不好郵局背後,果然是教廷的情報樞紐。倘若如此,真是犯了大忌;能夠全身而退,實屬狗運亨通


 


原發表於Jeff & Jill的窩,2011/05/14 23:30:25





《以下留言與回覆,來自 聯網

01.    2011/09/28 12:32

壯觀!

太壯觀了!謝謝分享!


格主於 2011/09/29 23:09回覆

歡迎常來


02.  jch123  2014/06/14 20:01

Beautiful ! Magnificent ! 

格主於 2014/06/14 23:38回覆

Fox恭喜恭喜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