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間有自費的古蹟夜遊,雖然許多景點與次日重複,但日夜之美各自不同,既然大老遠都到歐洲來了,何苦窩在旅館看電視,於是多數團員都報名參加。
先貼一段次日所無的行程──天使橋(Ponte Sant'Angelo),以橋上十座天使雕像聞名。橋的另一端,是古代教宗避難的要塞──天使堡(Castel Sant'Angelo)。這兩年看過電影或小說「天使與魔鬼」的,大概都很熟悉。傳說梵諦岡有條秘道(Passetto di Borgo)直通天使堡,電影據此大作文章,炮製一場陰謀,帶觀眾在羅馬城區團團轉。個人看法,電影裡花槍耍得太多,大半是混淆視聽的虛招,使得結局欠缺驚奇,有點反高潮的味道。
天使堡、橋最初是羅馬皇帝哈德良所建的陵墓所在,他本人和幾位繼任者下葬其間。帝國衰亡之際,羅馬城數度遭蠻族洗劫,陵墓殘破,連皇帝的遺體、骨灰都沒保住。
傳說西元590年,大天使Michael在塔頂顯靈(上圖),還劍入鞘,宣示當時一場瘟疫的結束,因而得名。後來成為教宗領地,逐步改建為城堡。十四世紀修築連接聖彼得大教堂和天使堡的地道,據說「教廷黑幫」的亞歷山大六世,在法軍入侵前曾走過一遭。
克勉七世(Clement VII,第二個出身美迪奇的教宗)則是第一個躲進天使堡避難的教宗。他介入歐陸諸國紛爭,聯合法國對抗神聖羅馬皇帝,卻吃下敗仗,帝國大軍直逼羅馬。倒楣的是,皇帝忘記按時關餉

另一方面,都鐸王朝的亨利八世這時候向克勉七世提出離婚要求。亨利當時的妻子(凱瑟琳,第一任)是神聖羅馬皇帝的姑媽,剛吃大虧的克勉七世當然不敢同意。這下又惹毛亨利,埋下後來反出教廷,另創英國教會的伏筆。
台伯河夜景
天使橋
夜裡大門深鎖,無法印證是否真有電影裡那條、通往教宗臥房的甬道。與天使合影之後,便走了。次日其實不止一次經過天使橋,但始終沒有機會停車。行進間取景不易,白天的天使堡,只有這張差強人意。
目前橋上的雕像,所謂耶穌受難之際的十天使,是1669年由教宗克勉九世敕命製作。承作的貝尼尼在有生之年僅完成其中兩座,後人陸續補齊。俺照相時忘記點名,數來數去只拍到八個,隨意看看罷。
原發表於Jeff & Jill的窩,2011/05/14 23:33:29
《以下留言與回覆,來自 聯網》
01. Rinka 2011/06/26 09:15
推~
讚
讚

格主於 2011/06/28 08:39回覆
謝!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