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早退房,行李裝車直送羅馬,眾人輕裝步行,到佛羅倫斯大教堂廣場,聖若望洗禮堂前,面向天堂之門,與頗具藝術氣質的當地導遊會合,踏勘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佛羅倫斯歷史中心。
2011年5月15日 星期日
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
藝文薈萃領主宮(Palazzo della Signoria)
但丁故居譜神曲 (Casa di Dante)
在佛羅倫斯歷史中心的狹小街巷中拐幾個彎,來到著名義大利詩人但丁的出生地,現今稱為「但丁故居 Casa di Dante」博物館。但丁出身寒微,出生時間地點其實並沒有準確記載,而是後人根據其作品字裡行間留下的線索推敲所得。但丁曾自述年少時在對街的教堂,遇見初戀情人Beatrice Portinari,心頭小鹿亂撞的情景。這場單相思並沒有結果,不過 Beatrice 從此成為但丁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和純潔象徵,譬如在鉅作「神曲 Divina Commedia」中,引領他進入天堂。
西班牙階破船泉 (Piazza di Spagna)
聖彼得大教堂 (Basilica di San Pietro)
海神噴泉特萊維 (Fontana di Trevi)
儘管有些導覽書以海神噴泉稱之,但以海神為題的噴泉,光在羅馬就不只一座,以此為名有失準確,還是依當地習慣,稱「特萊維噴泉 Fontana di Trevi」較好。特萊維並非人名,而是三條道路交匯的意思。此地也是古羅馬高架水道橋Aqua Virgo(處女橋)的終點,曾經是重要的供水管道。
梵諦崗博物館 (Musei Vaticani)
Musei Vaticani,是個難以下筆的地方。一方面,她是世界最大博物館之一,蒐羅兩千年來呈獻給基督教會的藝術品,多得數都數不完;另一方面,由於到訪當日上午適逢宗教活動,團客大都改在下午參觀,人潮澎湃,半點稍作停留駐足細看的機會都沒有,一路推擠到出口,枉費導遊全程講解,大多如馬耳東風飄散。
戰士浴血鬥獸場 (Colosseo)
提到羅馬,必定會聯想到的古蹟,雄偉壯觀的圓形競技場可說無出其右。八十個出入口,可容納五萬觀眾的龐然大物,為羅馬帝國首都市民帶來無限歡樂。看過十年前電影「神鬼戰士 Gladiator」和這一年多來紅透半邊天的影集「浴血戰士(斯巴達克斯)」,大致可以瞭解這種運動刺激何在。不同的是,古代在場中互搏而死,或被野獸吃掉的人們,下了場卻不會活轉回來。屍首倘若沒有獅子可餵,大概就直接扔進台伯河。
共和廣場仙女泉(Piazza della Repubblica)
共和國廣場(Piazza della Repubblica)日夜各走一遭。晚上為的是拍夜景,白天則是前往羅馬三越血拼。
廣場呈半圓形,圓周上有樓宇兩翼環抱,直線那面是天使與殉教者聖母大殿(Santa Maria degli Angeli e dei Martiri),中心則是仙女噴泉(Acqua Pia Antica Marcia)。
聖母百花大教堂(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)
聖若望洗禮堂的「天堂之門」,正對著翡冷翠主教座堂──聖母百花大教堂(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),以及旁邊的喬托鐘塔。三者構成當地宗教中心,合稱「大教堂廣場」(Piazza del Duomo),屬於佛羅倫斯歷史中心的一部份,於1982年列入世界遺產。
歐洲之星通羅馬 (Eurostar Italia)
在翡冷翠歷史中心走上大半天路,終於到了告別時刻。旅行社安排日暮時分搭歐洲之星特快車赴羅馬,確是一項巧思。這段路拉車要四、五個小時,半天就報銷了,搭高鐵只要一個半小時。行李由遊覽車先行運到羅馬,在火車站會合;空手的遊客便可在翡冷翠古意盎然的大街悠閒漫步

美術殿堂烏菲濟(Uffizi)
翡冷翠歷史中心最後一程兵分二路,有心浸淫繪畫之美的,跟當地導遊上烏菲茲美術館;其他人隨領隊赴名品店血拼。自小到大,最差的一門功課就是美術,本來有點想逃之夭夭;轉念一想,血拼更加無趣,還是乖乖看圖畫好了

魅影蟄伏翡冷翠(Hannibal in Firenze)
翡冷翠另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,叫做佛羅倫斯。同一個地方,只不過翡冷翠(Firenze)是現代義語發音,而佛羅倫斯(Florence)則是英語讀法,二者都源自古拉丁名Florentia。兩千年前凱撒班師解甲,為戰士在阿諾河谷覓地開墾,依花與春天女神Flora命名,期許繁榮興旺。中世紀佛羅倫斯城邦成為一方之霸,貿易網絡遍布全歐,大名遠播。各地商人按自己口音稱呼這座城市,遂有各式各樣讀法。近代拉丁語式微,Florence隨英語系國家勢力傳遍全球,在義大利本土則幾經方言演變,成為今天的Firenze。
陳年酒醋成佳釀 (Aceto balsamico Modena)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