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2月26日 星期四
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
2019年12月12日 星期四
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
Eggs'n Things 横浜山下公園 - 夏威夷料理、鬆餅
「Eggs'n Things」在台灣也有分店,卻是先在日本偶然相逢。那天早上在「築地場外市場」吃得足飽,移動到橫濱,過了午餐時間還不覺得餓。午後近三點,消耗得差不多,孩子們才上網覓食。當其時也,正坐在山下公園一角休息,兒子說百米外有家夏威夷料理看起來挺希奇,於是前往一探究竟。
2019年12月2日 星期一
鎌倉圓覺寺熱天午後
北鎌倉是回到起點大船駅前的最後一站,週遭景點有佛寺、宮社若干,其中圓覺寺、明月院是去過的。這回為了配合小孩暑假,選擇夏日來訪,其實真是打錯算盤。或許因為全球暖化,適逢熱浪來襲,東京氣溫只比台北略低兩三度而已,烈日之下走戶外行程,再加上紅眼班機,整個人懶洋洋地。午後兩點來到此間,決定打卡快閃,回旅館睡午覺去。
2019年11月27日 星期三
鶴岡八幡宮、小町通キャラウェイ咖哩飯
匆匆走過長谷寺,日正當中,清早吃的餐點早已消化殆盡,亟需補充養份。計劃前往鎌倉駅旁小町通,兩小趁等車空檔,吱吱喳喳決定一家排隊名店咖哩飯。問題是確切地點有些迷惑。日文地址對外國人而言有如天書,那也罷了,連地圖標示都模稜兩可。原以為出站不遠便到,結果走了將近四百公尺。熱昏頭的兩小,本來聽說下一站「鶴岡八幡宮」又是一座宮廟,想直接跳過,這下距離宮門只剩兩百米不到,既來之則安之,充電完畢繼續上路。
2019年11月21日 星期四
江之島電鐵 ─ 鐮倉高校前、長谷寺
走完江之島,不過早上十點多,氣溫早已昇破卅度,夏天的日本一點都不涼快。接下來的行程,大抵循江之島電鐵沿線諸站上下,充分運用那張通票。只是夏日炎炎,很快曬得眼冒金星,行程大幅縮水,草草走過幾個曾經造訪的景點,回旅館休息,預備隔天前往日光避暑。此是後話。
2019年11月18日 星期一
築地場外市場早餐 - 丸武玉子燒、狐狸屋、海鮮丸豐
回到東京次日,因為宿處「品川陽光明媚公寓」所在,離築地市場不遠,一行人決定過去吃個早餐。雖說不遠,由JR大井町駅搭車,卻也換了兩趟,才由大江戶線「築地市場」駅回到地面。再走一小段路,便是場外市場。原本的魚市場搬遷到一公里外的豐洲,場外市場則留守,若干名店也原地不動。
2019年11月7日 星期四
江の島展望灯台、山繆克金花園
山繆克金花園(江の島サムエル・コッキング苑)係1882年由英商 Samuel Cocking 所建,位置在江之島中央山丘之頂。園內以南洋植物為主,四時花卉不同。庭園設計和洋共璧,還有中式涼亭、美式海灘屋等,據說是因為藤澤市與中韓美加五座城市締結為姊妹市,所設的國際交流專區。
2019年11月4日 星期一
江之島‧江島神社

江之島是今年日本行的頭一站,清早寄放行李之後便直奔而來。原計劃由弁天橋登島,沿江島神社翻過中央山丘,途中登展望燈塔逛花園,走島後岩窟,再乘遊覽船回岸。不料岩窟、遊覽船都因故暫停開放,走到奧津宮、龍戀之鐘,便只好原路折返。本文先看江島神社,展望燈塔和山謬克金(Samuel Cocking)花園留待下回分解。
2019年10月21日 星期一
八里左岸沙雕
前陣子聽說八里有個沙雕展,想來湊個熱鬧。不料果然熱鬧,淡水老街渡船頭大排長龍,不耐久候,鎩羽而歸。這天趁大夥兒補班捲土重來,再次來到渡船頭,隨到隨上,不亦快哉。當然,展期已近尾聲,人潮不再。反正輕鬆渡河,再走個幾百公尺,便是左岸公園。
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
美堤河濱花海漫步
國慶連假艷陽高照,聽說孩子小時候沒事去騎車的美堤河濱公園有個花海,遂背上相機出外散步兼受烈日荼毒。報導說有四千坪,感覺彷彿好大一片,可能公園遼闊,其實只佔最東邊河彎處一個角落,堤外馬路大約是樂群一路接近堤頂大道那段。水門距離稍遠,對步行者比較省事的途徑,是找個人行階梯翻過來。
2019年10月3日 星期四
日光美食 ─ 湯波麵、炸饅頭、淺井精肉店
日光三天兩夜,除了全家、超市,也吃了幾家當地餐廳。其中淺井精肉店在網上赫赫有名,屬於排隊名店。這天安排搭中禪寺湖遊船繞行一週之後,上碼頭過馬路便是這家著名小店,也接近開門時間,搶著去排在第二位,第一輪就座。
2019年9月30日 星期一
日光珈琲御用邸通 ─ 天然氷のかき氷
標題一整行全是日文,雖說漢字不難理解。意思是位於「御用邸通」的「日光珈琲館」,以「天然氷」製作的「かき氷」,就是台灣的剉冰,口感則更近於雪花冰。據說當地人貯藏冬季結凍的冰塊,夏天起出來清涼消暑,便是「天然氷」。其實販售天然剉冰的商家不少,走出火車站就看得到。但得到旅遊網站推薦的有所謂三大冰室,其中之一便是「日光珈琲御用邸通」。
2019年9月26日 星期四
東武鐵道 淺草 → 日光
![]() |
![]() |
行程三易其稿,最後決定日光三天兩夜,選購東武鐵道四日券(NIKKO PASS all area),除了東京來回火車票,更包括日光、鬼怒川當地東武鐵道、東武巴士、明智平纜車、中禪寺湖遊船以及低公害公車等多項交通工具吃到飽,相當實惠。特別巴士,是周遊日光名勝古蹟必不可缺,但若依次付費,很快就會值回周遊券票價。唯獨東京來回火車票那部份,除了只有一次來回(合理吧!),若搭乘特急列車,要加購特急券;而無論淺草、新宿出發,一律是特急列車。總而言之,真正費用是四日券加來回特急券。而後者,最好先上網預訂座席以免向隅。
2019年9月16日 星期一
品川陽光明媚公寓(Apartment Sun Bright)
聽說日租型公寓逐漸流行,生活機能不錯,決定試試。由訂房網站找到品川這間,離JR大井町駅不到五分鐘步程,中間還有一家西友超市,補給方便。缺點是隱身巷弄,有點難找;以及全額預付不退款,後來行程變動卻不得不遷就,有點煩。
2019年9月9日 星期一
日光黑山旅館 (Sanga Nikko Stay&Play)
訂房網站的中文名稱說「旅館」,其實應該算民宿。位置距離東武日光駅不到五分鐘步程(沒耽擱的話大約三分鐘,但路口那個紅燈忒久),是選擇此間的最主要原因。另一項重要考量,則是百餘米外有一間超市,可以做為補給站。
2019年9月5日 星期四
2019年9月2日 星期一
羽田機場 → 江の島駅
清晨抵達久違的羽田機場(上次是近廿年前),完全顛覆印象。當年搭華航,羽田僅有的國際航線,侷促在角落的小樓,有如今日廉航,富麗堂皇的主航廈是國內線的天下。這回直接進入主航廈,走好一段路才通關入境。雖說一大清早,也是大排長龍。原打算吃過早餐逛上一圈,再搭頭班車往市區。不料取過行李,時間所剩無幾,估計一大早沒什麼可逛,決定先吃早餐。
2019年8月26日 星期一
2019年8月19日 星期一
阿里山森林鐵路(嘉義 → 十字路)
2019年8月15日 星期四
東京駅 → 茨城百里空港
這趟日本行,無意間增添一點另類的趣味,就是回程跑到從未踏足的茨城百里機場搭乘虎航班機。本來因為行程調整不太服貼,遇上週日返國,一來正逢暑假,二來或許受某航罷工影響,即使廉航,票價也是騰貴。兒子幫忙看航班,發現這個荒郊野外的機場,居然當天有班次(一週只有兩班),相對東京兩座機場(成田、羽田)各航都便宜多多。而且距東京駅車程約 1.5 ~ 2 小時,和成田機場差不多。
2019年7月25日 星期四
安平定情碼頭 德陽艦園區 - 遇艦泰迪熊
因預定住宿的成大會館「快閃價/不含早優惠專案」限晚上七點之後入住,天黑以前這段時間,需要找個地方打發。台南古蹟甚多,然而對我家兩隻小的沒啥吸引力,上網搜尋不是古蹟的景點,於是找出這條船來。雖說 George 前兩年在加州看過航空母艦「中途島號」,但台灣的軍艦,倒是無緣識荊(好啦,我知道她原本是美國船,就假裝愛台灣一下嘛),便興沖沖移師安平。
2019年7月22日 星期一
成大會館、神木賓館
![]() |
![]() |
暑假熱翻天,大人小孩杵在家裡吹冷氣,十分氣悶,想找個山上納涼,決定趁帶小孩到台南探視長輩之便,順道走一趟阿里山。運氣不錯,還搶到森鐵的位子,早上九點嘉義站出發。沒想到嘉義車站附近旅館客滿,找不到適合的,靈機一動,乾脆住台南,一早趕到嘉義。想起很久以前住過的成大會館,上網發現剛好有個「快閃價/不含早優惠專案」。透早出門,不含早餐無所謂,就訂了一間四人房。
2019年7月18日 星期四
台東‧卑南遺址公園
2019年7月4日 星期四
臺東舊火車站(鐵道藝術村)
舊火車站是台東線原本的終點,於2001年廢止,並由原名卑南的臺東新站取代。舊站改為鐵道藝術村,站區月台均保留供愛好者參觀;原候車室改建為公車轉運站,舊倉庫則供藝文展演活動及文創產業進駐。這天由森林公園一路步行到此,飢腸轆轆水糧俱絕,先打點五臟廟才開始參觀,豈知寒著大半天臉的老天爺,這時終於發作,下起豆大雨珠,只得草草離去,實際大約只走過月台週邊而已。
2019年6月27日 星期四
義大利之旅‧Slow TV
又到了翻舊帳時間。這回主題是多年前義大利之旅行車途中濫拍而成的慢電視,夾帶兩三支過去發表過的影片。為免讀者昏昏欲睡,特地截幾張圖,以備不耐煩慢慢看時,可以速速掃過。本篇大致是由羅馬出發,經比薩、五鄉地、米蘭、維洛納、威尼斯、摩迪納、佛羅倫斯,最後回到羅馬,沿途無聊,以DV, DC 或手機拍攝的窗外景色或各地景點。雖說風景不錯,時間久了難免氣悶,特配以罐頭音樂若干提神解頤。
2019年6月24日 星期一
臺東海濱公園 ─ 新國際地標
「國際地標」是臺東海濱公園最醒目的招牌,剛在2018年底翻新。我家小妮子和她老爸一年之間先後來到此間,恰巧拍下了新舊兩件不同作品。新作由公共藝術造景藝術家游文富所創作,名為「向陽樹」,據官網稱「象徵著海浪及山脈綿延不斷,生生不息、在地著根、向上提升的生命力」。可第一眼剛望見,忍不住小小聲唸了句 WTF。網路上也有不少負評,這兒就不說了。下頭有小朋友們去年拍的舊地標,和篇首新作相比,我想大夥兒自有判斷。當然,我拍新作時天色不佳,可能不是最美的時候。
2019年6月17日 星期一
琵琶湖 - 台東森林公園(南)
台東森林公園三座湖泊之中,琵琶湖面積最小,景色卻最為優美。有環湖步道,可以騎自行車。女兒去年高中畢業前環島,曾在此地留影,文中選了一張為代表。做老爸的來訪當天,烏雲蔽日未顯光采,但美景不褪色,依舊可觀。只不過沒騎鐵馬,環湖就免了。
2019年6月10日 星期一
滬尾礮臺
滬尾係淡水舊稱,礮臺位於雲門劇場後方,不過若搭公車,會先到「滬尾礮臺」那站,下車不遠便可看到售票處。滬尾礮臺屬「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」一環,當日票券可繼續參觀紅毛城和小白宮。本來這三處都不在計劃之中,既然買了票,又都在回程路上,便一路參觀。
2019年6月3日 星期一
2019年5月30日 星期四
雲門劇場 ─ 雲門舞集、星巴克
這回到淡水,主要是衝著雲門劇場和旁邊星巴克來的,聽說是造型別緻的綠建築。以往被老街人潮堵住,沒走到那麼遠就回頭;這回搭公車突圍,先到漁人碼頭,再回頭上小丘,滬尾砲台後方不遠,便是雲門劇場。據官網說明,2008年原雲門八里排練場因火災燒毀,雲門基金會募款租賃中央廣播電台舊址,以BOT方式興建現在的雲門劇場,並於2015年開幕。
2019年5月27日 星期一
鷺鷥湖 - 台東森林公園(北)
那天由高雄走南迴線到台東,原本打算騎車沿鐵馬道繞行一週,不料天氣不穩烏雲密佈,只好隨機應變,改執行 Plan B。其實仍然走山海鐵馬道,只不過步行,省略中間一段,以便傍晚趕回火車站北上。第一站直奔台東森林公園,沿鐵馬道經濱海公園繞到市區,至台東舊站為終點,搭公車回新站。
2019年5月16日 星期四
淡水漁人碼頭‧福容大飯店

四月裡的艷陽天,出外透氣放風,選擇前兩次探訪,都因為人多半途而廢的淡水。所謂人多,是指捷運終點站外,老街、河岸一帶摩肩擦踵,只能踽踽而行,甚是氣悶。這回決定先搭公車直達漁人碼頭,再慢慢踱回捷運站。雖然最後一段依然人擠人,至少不必一出師便氣沮。
2019年5月3日 星期五
2019年4月29日 星期一
倫敦火車 Slow TV
2019年4月22日 星期一
2019年4月17日 星期三
成大校園巡禮 ─ 光復校區(小西門、榕園)
這兩年不時到台南探視長輩,那回老人家精神不濟,午後很快乏了,杜姑起來,便提早告辭。離預定回程還有一個半鐘頭,雖天色昏暗,卻也不想待在車站裡頭發呆,便往後火車站,到成大校園走走。畢業卅年來返校屈指可數,正好看看有何變化。
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
高雄‧大東文化藝術中心
大東文化藝術中心由演藝廳、展覽館、藝術教育中心、圖書館等四棟建築組成,彼此間的開放空間以薄膜覆蓋,除了視覺效果奇佳,也「創造陰涼的微氣候」。馬鈴薯袋受烈日炙烤不支,躲進此間避暑,涼意頓生,果然名不虛傳。
2019年4月1日 星期一
高雄‧大東濕地公園‧忘憂森林
大東與衛武營,捷運只差一站,順道便過來走走。濕地公園就在捷運站旁,當其時也,正經過一年整修重新開放,有「都市版忘憂森林」美稱,幾排水中大樹譽為人間仙境。可惜的是,前一站在衛武營都會公園曬了太多太陽,馬鈴薯袋已經眼冒金星,不得不快步飛掠而過,到對街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找蔽蔭。
2019年3月28日 星期四
桃園賞櫻‧長庚養生文化村
同學相邀來去桃園長庚養生文化村賞櫻,順道勘察將來退休的可能去處。好啦,我知道後者距離有點遙遠,不過聞一下味道不妨嘛,因為這地方就是規劃給退休銀髮族養老之用。除了賞櫻,村內還有隨山勢起伏的幾條步道,以及一片可供休憩玩耍的大草原。
2019年3月21日 星期四
高雄‧衛武營都會公園
衛武營三字,一望即知過去是個兵營,歷史可追溯到清代,日軍、國軍沿用到上世紀80年代,軍方陸續撤離後移交民用。一度在改建為學校或住宅之間擺盪,後來民間極力爭取,終於以公園定案。吵嚷多年之後,才在2006年開工,2010年完成。園區內的「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」,則在2018年啟用。
2019年3月11日 星期一
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
去年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開張不久,趁南下之便晃去瞧瞧。可惜功課做得不足,烈日當空殺將過去,頭皮發燙之餘,難免一點小失望。當然,和台中歌劇院相比,衛武營大氣得多,但詭奇瑰麗則略顯不足。限於時間,沒機會進到眾相稱道的表演大廳一睹真面目,遽爾評價有失公允。另一方面,聽說夜景更有可觀之處。也許下回有空,再找個晚上過來瞧瞧。
2019年2月25日 星期一
台南‧赤崁樓夜遊
說起來有點不好意思,這批照片晾了將近一年才拿出來曬。當初逛到此間純屬偶然,因為赤崁樓雖是台南最著名古蹟之一,觀光客所必至,個人第一次造訪,卻已經是卅年前往事。這麼多年過去,似乎也引不起舊地重遊的興致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