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題先寫德國豬腳,只是為了唸起來順口。史特拉斯堡的鱷魚餐廳,名氣大得多,用餐順序也在前,豬腳則是次日回到德國境內才吃的。所以先寫米其林鱷魚的故事。
2012年12月21日 星期五
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
史特拉斯堡 (Strasbourg)

史特拉斯堡位於法國東北部,隔萊茵河與德國相望,自中世紀以來,在德法兩強間數度易手。位置優越,居西歐地理中心,不僅是陸路交通要衝,也是萊茵河運樞紐。「史特拉斯堡」是源於日耳曼語的法文,意為「道路上的城市」,從羅馬帝國時期開始,就是政軍教重鎮。歷史背景與柯瑪頗為相似,兩城既競爭又合作,德法相爭時也一起遭兼併,可說是命運共同體。
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
哈爾濱中央大街
哈爾濱是以鐵路發跡的城市。中日甲午戰後,沙俄以聯防為名,與清廷簽訂中俄密約,取得中東鐵路修築權,將鐵路工程局設於今哈爾濱市中心。大批技師、勞工相繼進駐,相關行業、週邊服務業以及家眷等陸續遷入,逐步帶動繁榮。今日哈爾濱人口超過千萬,市區近六百萬,不僅東北,也是全中國有數的大城市。
太陽島公園
造訪哈爾濱翌日首站,過松花江來到太陽島公園。此間原屬自然景觀秀麗的避暑勝地,過去外國僑民常到島上「野餐、野遊、野浴」,所謂「三野」風情,屬於哈爾濱特有的風俗習慣。週邊為濕地保護區,島上則自1964年以來即設立風景區,是具備全國知名度的招牌名勝。廿世紀末一度沒落,兩千年以來當局大舉投資以重振聲名,於是有了現在的太陽島公園。
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
金車城堡、海景咖啡館
離開蘭陽博物館,前往附近小有名氣的兩座特色咖啡館。其實距離很近,應該不超過一公里;而且海景咖啡館就在路邊,除了建築醒目之外,門口「外澳服務區」的招牌也很清楚明白。城堡咖啡館就不太好找,雖然遠在蘭陽博物館,就可以望見稜線上的城堡,而且山路的入口,便在海景館正對面;可是眼睛朝右望著海景館,左邊不起眼的路口就被忽略了

福山植物園
雖然位於新北市,開車卻必須由宜蘭上山;入園有名額限制,必須上網預約。種種不便使得這塊保護區內的靈秀之地,顯得不怎麼親民。因此2001年跟著團體來過一次之後,直到這回恰逢非假日,才得以再度造訪。
吉隆坡雙子星塔瞭望台
先前說選擇中停航班,多得半日時光。其實景點並無增加,只是時間拉長,但也未嘗沒有好處。一般旅行團限於時間,僅在雙子星塔前拍照,頂多逛街血拼;時間既然充裕,導遊便說不妨登頂參觀,只是得自費。舅舅疼孩子,便說好好好,大家都上去瞧瞧。不過年來票價三級跳,當其時也,已經是令人咋舌的80元馬幣,包括天橋和觀景台。唯一的好處是,以價制量的結果,也不再像過去大排長龍。
綠中海渡假村
島嶼渡假村,所謂villa,是孩子舅舅喜歡的渡假類型,也是此行重點,待了三天兩夜。講起來就是吃飽睡、睡飽吃的懶散生活,比較適合終年奔波的生意人;如我這般辦公室馬鈴薯則反是,都在一個定點,跟坐辦公桌沒兩樣,不如自家狗窩好眠。至於小朋友,只要不在家,不用寫功課,那兒都是天堂。
2012年12月10日 星期一
太子城與舊國家皇宮
2012年暑假,兩小分別去了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。前者是跟隨信義區管樂團的老師到當地進行文化交流,後者則是讓舅舅帶去度假。為什麼遲至今日才開始做筆記呢?原因之一是年初旅行的遊記拖拖拉拉還沒寫完

2012年12月6日 星期四
來去哈爾濱
哈爾濱之旅算是臨時起意。原本打算消化年底即將臭掉的旅遊補助和休假,趁旅展找尋目標,發現這個超值優惠團。然而旅展大家搶得兇,短時間內無法湊足公司補助所需的人數,最後決定自己報名再說。因為正如團友所說,團費跟機票錢差不多,管吃管住包交通門票,這種便宜那裡去找。
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
自由風情柯瑪城 (Colmar)
柯瑪(Colmar, 或稱科爾馬)是位於德法邊境亞爾薩斯的城市,歷史上多次易手。1673年被法王路易十四征服前,曾經是直屬神聖羅馬皇帝的自由市,在宗教改革運動中支持新教。1871年普法戰爭後,連同亞爾薩斯-洛林全境割讓給德意志帝國。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法國奪回,二戰時期再遭德國佔領,戰後又回歸法國至今。主權的更迭,在文化上影響深遠,融合德法風格,形成自己特色。然而夾在德法兩強之間,幾經戰火,使得本地古蹟呈現另一特色,即多有重建史。
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
台南成大一日去回略記

因為攜家帶眷,長期以來島內旅遊都以開車為主,鮮少利用大眾運輸。這次在台南開同學會,沒人跟屁,就懶得開車,於是有些新鮮經驗可以做個筆記。
去程趕時間搭高鐵,但28天前開賣的早鳥票瞬間秒殺,連九折都沒買到
。幸而信用卡有優惠,雖然大多數是沒啥意思的紅利折抵,居然也讓我找到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的直接88折優惠票,不亦快哉!

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
黑森林.蒂蒂湖.咕咕鐘 (Titisee)
離開伯恩,在巴塞爾住一宿,天明後,便正式與瑞士道別,經由德境之南的蒂蒂湖,轉進法國柯瑪。蒂蒂湖位於德國著名黑森林南部,由冰川掘削而成,面積不大但風景宜人。海拔840米,聽起來不算很高,然而風大,冷得夠嗆。強風使得湖面不易結冰,冬季當局會派人每天檢測冰層厚度,達到一定標準才開放人行。據說是上世紀發生墜湖意外後,所採行的防範措施。
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
瑞士首都多泉池
在1847年出於政治宗教衝突的內戰結束後,瑞士聯邦成立,伯恩被選為首都。聯邦議會所在的Bundeshaus(上圖綠頂建物),就設在舊城區,是區內少數近代建築之一。聯邦政府的其他機構,則多設在舊城區外的伯恩市區。
2012年10月14日 星期日
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
瑞士黃金景觀列車 (Golden Pass)
黃金列車是由琉森到蒙特勒 (Montreux) 的全景觀車廂觀光鐵道,分為三段,由不同公司營運。這回搭乘琉森到茵特拉根(Interlaken)路段,出發後沿河谷經薩爾嫩湖 (Sarnersee)、龍疆湖 (Lungerersee),穿越上瓦爾登 (Obwalden) 與伯恩 (Bern) 交界,進入阿勒河 (Aare) 流域的布里恩茨 (Brienzersee) 湖畔,在茵特拉根下車。
2012年9月30日 星期日
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
雪地冰天鐵力士(Titlis)
鐵力士山位於瑞士中部,阿爾卑斯山脈西側,海拔3238米,山頂終年積雪,是觀光滑雪勝地。由琉森出發,約一小時車程,抵達海拔一千公尺處的「天使之鄉」英格堡(Engelberg),然後搭三段纜車,飛躍兩千公尺登頂。冬季上天下地一片白雪茫茫,只車站週遭稍微有些顏色。
2012年9月16日 星期日
迎風橫渡波登湖(Bodensee)
位於阿爾卑斯山北麓,德國、瑞士、奧地利三國交界的波登湖,面積略當於台北市,是歐洲旅遊勝地。夏季遊人如織,千帆穿梭不絕,故是行程重點之一,大老遠由新天鵝堡拉車百餘公里,就為了橫渡波登湖。然而冬季寒冷,這日天氣又陰沈,寒風刺骨,大小遊船都躲進港口避風,湖面甚是冷清。
2012年9月9日 星期日
2012年8月26日 星期日
浪漫中古羅滕堡(Rothenburg)
2012年8月11日 星期六
北京故宮紫禁城 ─ 內廷三宮
外朝三殿保和殿後方的乾清門廣場,是外朝內廷的分界。乾清門後乃皇室內眷居所,官員到此止步。乾清門是清初政治中心,順治起在此聽政,百官輪流參拜奏事,至咸豐朝為止。乾清門兩側各設廂房,供官員值班或排隊參見。其中西廂房後來供軍機大臣值班,即著名的軍機處。軍機處並非清政府典章明定的組織,成員均由皇帝指派,聽旨辦事,隨時可解任歸建,等於皇帝的秘書,這點由辦公處所可窺一二。然而入值軍機必為皇帝心腹,權力和頭銜可以不成比例,是為皇權帝制下的微妙設計。
北京故宮紫禁城 ─ 外朝三殿
紫禁城是明清二朝皇帝辦公居家之所,概分外朝內廷。外朝三殿指太和、中和、保和殿,內廷三宮則是乾清、交泰、坤寧宮。今名沿襲清末,明代、清初各有不同。
故宮自午門到神武門,南北長約960米。團客走沿中軸線的最短行程,約兩小時。要仔細走遍這些層層疊疊的樓宇宮殿,大概三晝夜都不夠。相傳紫禁城宮室有9999間,其實並沒有那麼誇張。古代「間」是指四柱所圍的空間,用以估算面積大小,算是度量單位,不是指一個房間。有個大致核實的參考數字,說紫禁城內大小宮殿樓宇計980座,約8700間,相差也並不太遠。
2012年7月22日 星期日
北京天壇 ─ 圜丘壇
北京天壇 ─ 祈谷壇
祈谷壇位於天壇公園東北,圜丘壇正北,用於孟春祈求豐年。中央的祈年殿是天壇代表建築,凡提起天壇,腦海浮現的多半是這座三層圓頂建物。其構造頗特別,不用大樑,只由28根楠木柱支撐,合星象二十八宿。三層總高38米,基座三層再加六米,人走到殿前,感覺自己特別渺小。殿南過祈年門,有丹陛橋與圜丘壇相連。東南角有皇帝更衣用的具服台,殿北則是原本放置祖宗牌位的皇乾殿。
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
頤和園 ─ 排雲門到仁壽殿
前一回提及,想到佛香閣參拜的老太太撒嬌,於是眾人多走了一段路,來到萬壽山腳的排雲門。此地自湖岸邊的「雲輝玉宇」牌樓起,沿山坡成一軸線,直上萬壽山頂,為頤和園宮廷區外,另一處特色建築聚落。不過確實,上下走一遭少不得個把鐘頭。就連半山腰的佛香閣,如我兒這般健步如飛,來回也得一刻鐘;老太太走蓮花步,萬一遇上老佛爺再行起大禮,大夥兒中飯就甭吃了

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
頤和園 ─ 文昌閣到樂壽堂
著名的頤和園,佔地約290公頃,歷史雖然可以追溯到金朝完顏亮,但今日規模主要在乾隆年間奠立,當時稱為清漪園。乾隆十五年(1750)以整治西山水系為名築堤攔水,將原西湖擴大,改稱昆明湖。同時以杭州西湖為藍本,修西堤並建造三座人工島,再仿江南園林佈置庭院樓閣,費十四年完工。
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
恭王府 ─ 劉姥姥進後花園
有種說法,謂恭王府是紅樓夢中榮國府的原型。以年代來看,應該不太可能。今恭王府是乾隆朝大學士和珅,為其子迎娶固倫公主所造。紅樓夢作者曹雪芹過世時,和珅不過是十來歲、在街坊打工度日的苦孩子。然恭王府後花園──又名萃錦園的歷史,據說可溯及明代,或有可能是大觀園的藍本。另一方面,和珅又是紅樓夢這部奇書,由地下刊行的禁書,得以重見天日躋身廟堂的關鍵人物。素未謀面的和珅與曹雪芹兩人、故事與現實中的王府及後花園,冥冥中經由一部小說連繫起來,也是樁有意思的事。
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
2012年6月14日 星期四
明十三陵 ─ 定陵博物館
距北京市中心約50公里的昌平區天壽山下,躺著明朝十六位皇帝中的十三人,通稱明十三陵。除了太祖朱元璋葬於南京,建文帝下落不明之外,代宗朱祁鈺,在哥哥英宗祁鎮於土木堡之變被俘後登基,後來英宗被釋回,指弟弟篡位,把祁鈺害死後,不許他葬在皇陵。十三陵以成祖所建的長陵規模最大,嘉靖、萬曆兩帝生前所築的永陵、定陵亦頗可觀;其他多為死後所建,受工期所限較為實簡;亡國之君思宗由檢,則以妃子墓穴改建,非正式皇陵。
2012年6月3日 星期日
天安門廣場週邊
今天要來為匪張目一番。跑到人家政治中心去,一些符號象徵之類難以避免。不過,由於主要行程在故宮博物院(紫禁城),天安門廣場週邊幾幢建築,只是經過時略加介紹,並沒有深入參觀一探究竟。其中比較可惜的是原本在行程中的國家大劇院,春節期間休館。後來安排上飛機前趕去,又因故未能成行,最後退費了事。
北京夜遊 ─ 王府井、三里屯、世貿天階
本來一直猶豫,要不要貼這麼一篇,因為剛好都是北京行當中,比較無趣的景點。並不是地方不好,而是時機不對,遇上過年期間,商家大都打烊,開門營業的十分有限,因而冷冷清清,能逛的地方不多。
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
首都博物館
本來按照行程,首都博物館該是北京之旅最後一天的重頭戲。2006年開幕的嶄新地標建物,以大膽設計與豐富館藏吸引各國遊客。然而非常奇怪地,只安排一個小時走馬看花;反倒是接下來的購物點耗足90分鐘,下午的秀水街更放牛吃草長達兩個鐘頭,好像專程到北京來血拼和買辦假貨的(也許有些人目的確實如此吧)。
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
什剎海、南鑼鼓巷、鈴鐺胡同
這日午後的重點,其實是恭王府 ─ 和珅的家。但造訪前後,經過的幾個地方,卻也各有特色。
什剎海是位於老北京城內,紫禁城北方幾座相連湖泊的總稱。名稱相傳是因沿岸有十座古剎而來。三座湖泊自南而北,稱為前海、後海、西海。我們在前海南端下車,沿西岸轉往恭王府方向。冬天湖面結冰,人群蝟集,大人小孩一起溜,十分歡樂。岸邊垂柳雖然枯黃,姿色卻也不減。唯一可惜的是,導遊以安全顧慮,阻止團員履冰。有位老大哥碎碎念,說活到這把歲數,就這事兒沒做過。趁導遊稍不注意,無論如何硬是到冰上踩了幾步,這才甘願。
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
北京傳統美食 ─ 全聚德、東來順
來到北京,少不得品嚐在地的傳統美食。這兩家都是歷史悠久的百年老店。全聚德創立於1864年,招牌菜是烤鴨,鮮嫩肥美;東來順則創於1912年,以涮羊肉著稱,肉嫩片薄。
只不過,台北匯集大江南北、世界各地美食,很難得有什麼沒吃過的。另一方面,餐廳刻意針對台客團,做較清淡的調味,雖不能說不道地,也確實難稱原汁原味。俺的品味,比美食節目主持人高明不到那兒去,說來說去也是好吃、歐伊戲,就藏拙啦。
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
回應:網走監獄博物館~日本最邊遠的監獄
- 回應:網走監獄博物館~日本最邊遠的監獄 (udn推薦聯合新聞網首頁) - shine的幽美幻境 2012/05/21 22:34
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
2012年5月5日 星期六
從居庸關到煤山
有道是:李闖王破居庸逼京城 崇禎帝走煤山吊槐樹
兩個照片不多的景點,正好用一個歷史事件串連。居庸關照片不多,是因為上長城果然得是個好漢,氣喘吁吁之餘,沒什麼力氣拍照;景山公園則是在紫禁城花的時間多,趕著去祭五臟廟,實際上只看了那株「罪槐」,其他則都略過。
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