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

自由風情柯瑪城 (Colmar)



柯瑪(Colmar, 或稱科爾馬)是位於德法邊境亞爾薩斯的城市,歷史上多次易手。1673年被法王路易十四征服前,曾經是直屬神聖羅馬皇帝的自由市,在宗教改革運動中支持新教。1871年普法戰爭後,連同亞爾薩斯-洛林全境割讓給德意志帝國。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法國奪回,二戰時期再遭德國佔領,戰後又回歸法國至今。主權的更迭,在文化上影響深遠,融合德法風格,形成自己特色。然而夾在德法兩強之間,幾經戰火,使得本地古蹟呈現另一特色,即多有重建史。


當地名人之中,較為國人熟知者,應該是紐約自由女神像的作者巴特勒迪(Frédéric Auguste Bartholdi)。這位活躍於十九世紀的雕塑家,出生於柯瑪,作品遍及美國歐陸。其故居設有巴特勒迪博物館(Musée Bartholdi),展出生平及若干繪畫、雕塑。雖然行程中似乎路過,但很可惜地並沒有拍下照片。
Roesselmann泉池

巴特勒迪為故鄉留下不少作品,其中有圖有真相的是Roesselmann泉池(Fontaine Roeselmann)。Roesselmann是柯瑪第一位英雄人物,十三世紀時為保衛自由市權利,與貪婪的史特拉斯堡主教交戰而犧牲。雕像的面容形似前市長Hercule de Peyerimhoff,因普法戰爭後拒絕歸順德意志帝國而被解職。二戰期間一度被德軍推倒,戰後復原。

Roesselmann雕像
古稅關 Koifhus

Koifhus始建於十五世紀,地面層用於倉儲,對來往貨物抽檢課稅;樓上則是自由市聯盟首腦的議事廳。十六世紀擴建,到十九世紀一度搖搖欲墜面臨拆除,幸而獲得整修機會,於1898年完成改建。目前外觀大致是當時成果,此後一百多年則大都是小規模修繕。

法國大革命期間,自由市的商業特權遭禠奪,Koifhus不再用來徵稅。曾經充當銀行、政府機關的辦公處所,一度改為學校;今日則供公眾集會活動之用。

小威尼斯 (la Petite Venise)

這一帶蜿蜒恬靜的河道,是柯瑪最迷人的景觀之一。古代是郊區農產品市集所在,包括魚販、花匠、酒商、船夫等,都在此進行交易。河道指流經市區的Lauch河及其支流,名稱則來自緊貼兩岸的房舍,景致有如威尼斯。夏日沿岸花團錦簇五彩繽紛,冬天稍減顏色卻不失風情。

聖若望騎士團會所(St John's commanderie)

位於小威尼斯一角的這棟鵝黃色建物,是中世紀著名的聖若望騎士團(又稱醫院騎士團)據點。十二世紀初建時,本來打算蓋一座醫院,受當地教會反對而作罷。數百年來日益頹圮,終於在十八世紀末賣出,幾經轉手由一個修女會買下,改為學校;經十九世紀數度改建,已經無復舊觀。
聖若望騎士團宅院(The House of the St. John's Knights)

雖然有這個名稱,但來源不可考,也從來不屬於聖若望騎士團。可以確知的是,最初完工於1608年,出自建築師Albert Schmidt手筆,十九世紀破壞後重建至今。採威尼斯宮殿風格,由石護欄頂的雙層拱柱迴廊連接兩棟房舍。由馬路上看來,造型十分奇特。
聖馬太新教教堂(Église Saint-Matthieu)

這座教堂的歷史挺有趣。方濟會的修道士於1250年來到柯瑪,慢慢修築增建,直到1543年修道院關閉,由市政府接收改為醫院。1575年撥交路德派新教徒使用;1715年一堵牆築起,將教堂隔成兩半,天主教和新教徒各據一方;1937年又全部交給新教徒,但那堵牆,直到1987年才打破。
聖馬丁學院教堂(Collégiale Saint-Martin)

建於十二、三世紀,原屬於學院的附設教堂,但學院本身只留下了名字。教堂是亞爾薩斯哥德式建築典型,式樣別緻。儘管長期以來當地人一直視之為主教座堂(Cathedral, Münster),其實只有大革命後約十年左右有主教駐蹕,是當時仍效忠羅馬教廷的教區之一。1982年修繕時,發現兩重早期教堂遺跡在現址之下,最早可追溯到西元一千年左右。
 


原發表於Jeff & Jill的窩,2012/11/27 13:35:17


《以下留言與回覆,來自 聯網

01.  李四  2012/11/29 04:40

Colmar

今年春天復活節假期時才帶女兒去過,看你相片各處景色歷歷在目。

Colmar小城的耶誕市集非常有名,此刻正是遊客最多的時候。


格主於 2012/11/30 08:26回覆

謝謝!下次有機會舊地重遊,就曉得該選什麼時間了。


02.  安然  2012/11/29 23:29

太美了
好漂亮的小城,講到小威尼斯讓我聯想到有北方的威尼斯之稱的比利時布魯日。

格主於 2012/11/30 08:27回覆

謝謝!下回再去歐洲,就有新目標了大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