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4月16日 星期一

函館‧五稜郭公園


小子們清晨搭乘虎航班機,午前抵達位於北海道南端的函館,出關不久,就該填肚子了。忍著飢腸轆轆,先前往第一站「五稜郭公園」,當地代表性景點之一。下車先祭五臟廟,飯後進公園胡亂走上兩圈,再登上護城河外的五稜郭塔望遠。


五稜郭原本是建於十九世紀中葉、幕府末年的星形要塞。最初因函館(當時稱為箱館)開港,為了防止外國勢力入侵而設的軍事基地。1866年完工不久,適逢「大政奉還」後的混亂。江戶幕府倒台,不服新政的舊幕府軍佔領五稜郭,加強工事,進而控制箱館港。新政府軍反攻,海陸夾擊,包圍五稜郭,守軍在總攻之前投降,是為「箱館戰爭」,此地所經歷唯一戰事。戰後新政府軍進駐,將要塞盡數拆除,改為帝國陸軍練兵場。

1913年當地政府向陸軍大臣提議租用五稜郭,改成公園,次年完工開放。1964年為紀念五稜郭百年,建起高約60米的五稜郭塔;2006年又以高達107米的新塔取代。此外在廿世紀末陸續進行考據調查,並在2010年復原「箱館奉行所」等若干當年拆毀的建築,以及修復唯一保存的兵糧庫,入選為北海道遺產。

所謂星形要塞,是歐洲中世紀為抵禦鄂圖曼帝國的重砲(見「征服1453」),所發展出的城防型式。特點在其相互掩護的稜角,比起早期圓形或矩形的堡壘,即使城牆遭擊破,一擁而上的敵軍,依然必須承受來自側面的彈丸矢石,損失相對可觀。不過建築成本也相對高昂,五稜郭本身便曾因預算問題而擱置部份原始設計。

篇首及下圖的函館市中央圖書館,位於五稜郭西側,公車下車處。


中央圖書館門口,圖左下角有座雕像,放大如下



小寺真知子作「ハルモニア(和諧)」

小寺真知子是出身當地的雕塑家,留學歐洲,長住羅馬,已逝。



上、下:道路兩側公車站




打牙祭先





口袋不深,點些簡單的



都得留下紀念




護城河與塔


全景畫


北入口,過橋往要塞中心




現在是公園綠地



箱館奉行所北側


箱館奉行所


武田斐三郎先生顯彰碑

1963年紀念築城100週年所立。武田斐三郎係五稜郭要塞設計者,原在箱館奉行所負責機械彈藥製造,由法國取得大砲及星形要塞的設計圖。


五稜郭塔



右:通往二之橋的藤棚


二之橋




左:二之橋,右:一之橋


五稜郭塔,地面一樓大廳


右圖是電梯間,地下模型為五稜郭建設當時的箱館;遠處兩尊雕像,分別是武田斐三郎(左)和榎本武揚(右)。榎本武揚是留學荷蘭的幕末海軍副総裁,幕府倒台後逃往蝦夷(北海道)建立共和國,抗拒新政府。箱館戦争失敗投降,仍在明治政府歷任要職。


塔頂觀景台俯瞰五稜郭,護城河上是一之橋和二之橋


觀景台二樓的五稜郭模型


五稜郭全景


函館市


函館山及港口




五稜郭及塔的模型,供視障遊客觸摸,感受星狀設計之美


JR五稜郭駅,距公園一公里多


五稜郭駅月台


往函館山看百萬夜景


 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