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7月4日 星期二

維也納國立歌劇院 (Vienna State Opera)


奧匈斯捷十日之旅,終於要告一段落。表訂最後行程,由國立歌劇院前下車,經克恩滕大街,到餐廳吃過維也納豬肋排,便是整一小時自由活動時間。我父子倆在歌劇院到聖史蒂芬大教堂之間的大街小巷來回穿梭,落下不少照片,預計分三篇貼完。比較可惜的是陰雨綿綿,畫質頗不理想,只好向維基百科借一兩張全景照充場面。

國立歌劇院(Wiener Staatsoper,或稱國家歌劇院)始於1860年代,原名宮廷歌劇院(Wiener Hofoper),奧匈帝國倒台後改稱今名。二戰末期遭盟軍轟炸,戰後重建,於1955年完工。作為世界最繁忙歌劇院之一,演出長年不綴,每年有五十齣以上歌劇及十齣芭蕾舞劇循環上檔,有時一週之內戲碼每日變換也不稀罕。著名的維也納愛樂樂團與其關係菲淺,彼此成員經常交流重疊,許多音樂家先後或同時出任歌劇院總監及樂團指揮。包括馬勒(Gustav Mahler)、理查史特勞斯(Richard Strauss)、波姆(Karl Böhm)、卡拉揚(Herbert von Karajan)等。日籍指揮家小澤征爾亦於2002~2010年間出任音樂總監。

由於只在外圍繞場一周,沒能入內參觀,而新文藝復興風格基本上是對稱的,可能左看右瞧差不太多。不過建築本身典雅美觀,依然值得一看。且隨著鏡頭走馬看花罷。

穿著華麗制服的工作人員
行車經過時的半幅前景。大雨滂沱,錄影拼接頗不理想
借用維基百科的正面全景 (© Bwag/Wikimedia, details)


作曲兼指揮家理查史特勞斯(Richard Strauss)
歌劇之王威爾第(Giuseppe Verdi)
指揮家兼歌劇製作人克勞思(Clemens Krauss)
克勞思是經歷兩次大戰的奧地利指揮家,與理查史特勞斯同時期,也是堅定擁護者。二戰後曾因與納粹的關係沉寂兩年,又因證據顯示他曾協助猶太人逃亡而平反。克勞思是維也納愛樂最後一任首席指揮,也是每年維也納金色大廳新年音樂會的創始人。



東側水池雕塑


轉至指環路(Ringstraße)正門迴廊
西側水池雕塑

杜勒(Albrecht Dürer)的畫作「小野兔」
西側水池前裝置藝術
行車經過維也納國立歌劇院,沒照清楚的主角,是前方的粉紅兔子。兔子散見維也納各角落,據說有不同顏色,出現於2014年。來歷眾說紛紜,有人猜是美國卡通,有人猜是中國生肖。最後終於查到,是德國藝術家Ottmar Hörl的裝置藝術作品,向文藝復興時期日耳曼大師杜勒(Albrecht Dürer)的畫作「小野兔」致敬。至於這些兔子為什麼站上維也納街頭,便不得而知了。


西翼迴廊

對街的Albertina博物館
Albertina博物館擁有世界最大的版畫收藏,其名稱來自十九世紀哈布斯堡王室的阿爾布雷希特大公(Albrecht von Österreich-Teschen),建築原由維也納城牆堡壘改造,二戰末期遭轟炸摧毀,戰後重建。露台上的騎馬像是神聖羅馬皇帝約瑟夫二世(稍後提及)。騎馬像下方,用黃色圍籬遮掩的,則是阿爾布雷希特泉(Albrechtsbrunnen),造型類似羅馬的特萊維噴泉,只不過居中男女雕像,分別代表多瑙河神 Danubius 和維也納保護神 Vindobona。

根據Google地圖,這間是賣香腸的
左:反戰反法西斯紀念碑(暴力之門),右:神聖羅馬皇帝約瑟夫二世
約瑟夫二世像位於維也納Albertina博物館前方廣場。他是瑪麗亞泰瑞莎的長子,哈布斯堡-洛林王朝繼承人。在位前十五年與母親共治,後十年實施開明專制,本欲勵精圖治,也確實做出一番成績。然而規定德語為唯一官方語言激怒國內各民族,尤其是匈牙利人;與土耳其戰事陷於膠著,加稅征兵更增民怨,匈牙利貴族甚至一度謀反。當權四分之一世紀之後,在內外交迫中病逝。

反戰反法西斯紀念碑(Mahnmal gegen Krieg und Faschismus)作者 Alfred Hrdlicka 是奧地利畫家、雕塑家。作品涵義正如其名,紀念奧地利史上最黑暗時代,受戰爭與法西斯迫害的犧牲者。紀念碑包含廣場上的一整組雕塑,「暴力之門」是其中之一;後方有一座匍匐在地的猶太人雕像,這個角度看不到。

阿爾布雷希特廣場(Albertinaplatz)上的反戰反法西斯紀念碑雕塑群
 


原發表於Jeff & Jill的窩,2016/09/17 15:33:31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