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發表「倫敦橋呀掉下來」之後,就有人詢問發現Lambeth橋與哈利波特關係的過程.其實敝人和MI6、CIA或任何國家的情報機構都沒有瓜葛,但身處資訊時代,要像上述特務單位一樣進行簡單的情報分析,並不是不可能的.
方法很多,只要手頭有一台過得去的電腦,能連上internet,就可以開始了.以下介紹我用的兩種方法,有軟的一手(easy way),也有硬的一手(the hard way).
問題是:哈利波特第三集,阿茲卡班的囚犯中,騎士公車午夜狂奔,呼嘯而過的是那一座橋?
2006年4月30日 星期日
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
看倫敦橋(參見「倫敦塔橋 Falling Down」)不如從書上看,歷史比目前的新橋有趣多了.

身為泰晤士河上最古老的橋樑,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的羅馬時期.第一個千禧年是木造時期,往往毀於洪水、戰禍,以及火災.11世紀起,石造的老倫敦橋負載樓宇、教堂、水車和磨坊橫亙泰晤士河.橋墩和水車阻礙水流,有一段時期實際上幾乎是個水壩.由於負荷實在太重,垮掉(falling down)的次數不知凡幾.1213年左右的大火,石橋兩端俱毀,據報橋上約三千人被燒死,由此可見當時的倫敦橋幾乎是個聚落.1666年的倫敦大火,因為北端早已毀損,反而逃過一劫.

現代倫敦橋的橋墩
身為泰晤士河上最古老的橋樑,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的羅馬時期.第一個千禧年是木造時期,往往毀於洪水、戰禍,以及火災.11世紀起,石造的老倫敦橋負載樓宇、教堂、水車和磨坊橫亙泰晤士河.橋墩和水車阻礙水流,有一段時期實際上幾乎是個水壩.由於負荷實在太重,垮掉(falling down)的次數不知凡幾.1213年左右的大火,石橋兩端俱毀,據報橋上約三千人被燒死,由此可見當時的倫敦橋幾乎是個聚落.1666年的倫敦大火,因為北端早已毀損,反而逃過一劫.
2006年4月21日 星期五
聖馬丁與聖菲利普
兩位聖人之間並沒有什麼瓜葛,但以他們為名、兩座歷史悠久的大教堂在一公里方圓內分立東西,難免有些競爭.伯明罕市官網指出,二十世紀初為爭取主教駐蹕,雙方曾有一番較量,最後聖菲利普勝出,成為主教教堂(Cathedral).
牛鬥場 (Bullring)
把Bullring譯為牛鬥場,純粹根據手邊辭典的字面解釋.看過的資料中,並沒有證據顯示不論當今或過去,當地有過鬥牛的習俗.只提到Bullring地區是傳統市集,二十世紀中葉到達巔峰,世紀末隨市容老舊而漸趨沒落,在這一波市中心重整時徹底翻修改建,而以嶄新面貌再度成為商業重鎮.
2006年4月20日 星期四
運河與布萊德利區 (Brindleyplace)
伯明罕的另一特色是運河.河運網絡之密,據說更勝於威尼斯.18~19世紀礦工業鼎盛時期,運河總長達174哩.原料由礦場運往工廠,製成品再運出銷售,運河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.隨著礦業逐步退出舞台,目前可航行河段僅餘114哩,其餘大多湮沒無蹤.
2006年4月18日 星期二
百年紀念廣場(Centenary Square)
自維多利亞廣場西行,穿過市政廳旁的階梯廣場和大樓(別忙著看美女.美女背後是重建中的市政廳),再越過一座陸橋,就進入百年紀念廣場(Centenary Square).命名的來由,是在1989年為紀念伯明罕改制自治市百週年而取(希望自治市的說法不會太離譜,因為我對英國政制所知有限

2006年4月12日 星期三
2006年4月11日 星期二
黑鄉鐵漢 (Iron: Man)
在伯明罕停留的時間不長,趁著回程等火車的空檔,到車站附近信步閒逛.市中心這塊區域,近十年來經歷大規模的翻修整頓,可說煥然一新.以New Street車站為起點,行經市政中心維多利亞廣場、ICC展覽館與交響廳、運河及看起來像辦公區的Brindley Place,以及Bullring商城,走馬看花,前後大約一個多小時就走完了.街上的廣告說,魔戒迷在J.R.R. Tolkien的故居舉辦大會,可惜來晚了,沒趕上這場熱鬧.
2006年4月10日 星期一
2006年4月7日 星期五
2006年4月3日 星期一
2006年4月2日 星期日
2006年4月1日 星期六
倫敦眼 London Eye
人家頭一回到倫敦,總是從白金漢宮、大笨鐘、大英博物館等史蹟名勝開始.我妹夫不作此想,那些他自己都看膩了
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