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7月30日 星期四

倫敦塔暗黑史



沒想到妹夫老江湖也會下錯站,原來是弄錯船公司,結果必須由Golden Jubelee橋跨越泰晤士河,走到對岸倫敦眼碼頭登船。原本不太充裕的時間,於是更顯不足,商量之下,決定放棄較遠的格林威治,改在倫敦塔下船,繞塔一周後折返,回旅館取行李,再轉赴機場。這段行程拆成三段,本篇先講倫敦塔,下篇再提塔橋及週邊景物,最後把河上見聞做個總整理。


倫敦塔始建於十一世紀,入侵英格蘭的征服者威廉廣築城堡以防叛亂,以羅馬要塞廢墟為基礎,建起今天的中央白塔(最高的建物)。白塔之名則得自十三世紀英王亨利第三在位期間,把外牆漆成白色而延續至今。直到十五世紀的數百年間,英格蘭內戰頻仍,倫敦塔不斷擴建,身兼軍事要塞及王室居所。都鐸王朝以降,國內局勢漸趨穩定,君主偏好更舒適的住所,生活重心逐步外移,倫敦塔開始以王室監獄著稱。此後倫敦塔的名聲,大抵和黑獄、酷刑等血腥故事脫不了關係。然而事實上,倫敦塔至今仍是正式王室居所之一,歷史上真正死於塔內的囚犯不多,大部份都是「推出午門問斬」,在塔外的「塔丘(Tower Hill)」行刑。



關押欽犯只是倫敦塔用途之一。情節嚴重者以叛國論處,用小船送進塔中禁閉。途中會經過上游的倫敦橋,橋頭經常掛著斬首示眾的頭顱,有鎮懾之意。注意河岸邊的那行字「Entry to the Traitors' Gate」(叛徒之門入口),就是當年小船進出的橋孔,現已封閉。

倫敦塔平面圖
倫敦塔平面圖, by Thoroe, details

登岸後依順時鐘方向繞塔一週,由於時間有限,票價奇昂(觀光客去買套票如London Pass為宜,多逛幾處可以省不少錢),沒有入內參觀。王冠珠寶以及較低矮的建築設施無緣識荊,倒是十幾座高塔清晰可見,且挑幾個有意思的嚼嚼舌根,多半和欽犯有關。(註:王冠珠寶 (Crown Jewels) 指英王加冕時全身穿戴的飾物,除王冠外,尚包括權杖、佩劍等)

1988年,倫敦塔列入世界遺產
左:守衛塔(Byward Tower),右:中塔(Middle Tower)

第一座映入眼簾的是位居城堡西南角外的中塔,與外牆角上的守衛塔以橋相連,是早年護城河外的橋頭碉堡之一。中塔的名稱源於位居守衛塔和現已不存的獅塔(Lion Tower)中間。守衛塔的Byward,這個字典上查不到的字,據說由於當年此塔臨接守衛駐紮處,By the Warders之意。

獅塔拉合橋(drawbridge)遺跡

獅塔屬於主城外早已頹圮的一座衛星瓮城,具體位置不可考,13~19世紀間以豢養皇家動物聞名。十三世紀英王亨利第三把妹妹嫁給神聖羅馬皇帝,對方致贈三頭大型貓科動物做為回禮。那年頭英國人不認得,管牠叫「大貓」,後世有人猜是獅子,有人猜是獵豹。當時東歐仍有獅子蹤跡,猜測是歐洲獅的可能性較大。中塔旁邊拉合橋遺跡處,這幾座雕塑提醒遊客,倫敦塔外曾經是皇家動物園,直到十九世紀中葉,位於攝政公園北側的倫敦動物園開幕才遷離。


曾經是皇家動物園,養過三頭「大貓」

抽乾的護城河,遊客聚集在導覽員身邊

穿著中古服飾的約曼守衛(Yeomen Warders,下圖),原本職責是看守欽犯,保衛王冠珠寶。由於倫敦塔早已不再關押犯人,現今職務反而以導遊為主。Yeomen最初指替貴族處理家務的隨從,中世紀以來成為一種階級稱謂,指有田產的自耕農,若在軍中則相當於今日士官。現代仍然保有這個名稱的兩支英軍單位,都隸屬皇家禁衛,在儀式性場合,著都鐸時代制服亮相。另一支稱為約曼護衛(Yeomen of the Guard),乃是皇室的貼身近衛。後者有個諢號「Beefeater」,就是「吃牛肉的」,傳說係由於過去經常有機會受英王賞賜,把餐桌上吃不完的東西,特別是平民百姓吃不起的牛肉,一掃而光的緣故。自倫敦塔不再用做王宮,這方面的福份,約曼守衛比較沾不著,然而社會大眾不察,諢號卻世代相傳揮之不去。


充當導覽員的約曼守衛
禮品店
售票處
廣場
畢強塔(Beauchamp Tower)

畢強塔之名得自1388年「貴族兵諫Lords Appellant」要角畢強(Thomas Beauchamp),以武力清君側,而在九年後遭國王理查二世報復,以叛國罪囚禁。後來比較出名的囚犯都在都鐸王朝。其中之一是貴婦珍(Lady Jane Rochford),乃史上絕無僅有,害兩位英國王后掉腦袋的傢伙。頭一位是亨利第八的第二任王后安寶琳(Anne Boleyn),被貴婦珍打小報告,說與兄弟亂倫,亨利以行巫治罪斬首;其次是第五任王后Catherine Howard,貴婦珍替她安排和小白臉幽會,東窗事發被亨利扔進塔內嚴刑拷打,逼成失心瘋,最後一起砍了頭。


另一位犯人則是九日女王Jane Grey,她是亨利第八的外甥女,信奉新教,在亨利獨子愛德華六世猝逝後的宗教流派鬥爭中被推舉繼位,旋即遭天主教勢力罷黜。繼位的瑪麗是亨利長女,本不想殺她,關進倫敦塔,試圖讓她改變信仰。後來Jane的父兄舉兵造反,她又拒絕改信天主教,瑪麗終於斬了她。這位瑪麗便是著名的「血腥瑪麗」,捕殺新教徒無數,把妹妹伊莉莎白也關進倫敦塔,卻在幾年後傳位給她。先前在「都鐸王朝」一文稍有提及。

戴弗如塔(The Deveraux Tower)


戴弗如塔之名來自被伊莉莎白一世女王處死的戴弗如伯爵(Robert Devereux)。此人本是女王寵臣,在1601年兵變失敗後被捕斬首,前因則是他在愛爾蘭平亂時的無能指揮,以及被控與叛軍背後的外國勢力互通款曲。這場兵變險些牽累莎士比亞,因為亂黨嬀‰排在起事前一天於圓形劇場演出「理查二世」,內容無非這位前英王如何失政,因而被亨利四世推翻,用以影射現任女王。只是倫敦人不吃這套,可能認為戰場漏氣的伯爵大人,未必能與亨利四世比肩吧。就連行刑當下,據說也拖泥帶水,連揮三下斧頭,才砍下他的腦袋。

左:滑鐵盧營(Waterloo Barracks),右:燧石塔(The Flint Tower)
左:磚塔(The Brick Tower),右:弓匠塔(The Bowyer Tower)

三座不以人命名的塔,拉扯不到什麼有名的死者。但居中的弓匠塔,倒是在莎士比亞劇本「理查三世」當中出現過。喬治·金雀花是英王愛德華四世的弟弟,在玫瑰戰爭紅白對抗中來回倒戈,最後被幼弟理查三世陷害關進弓匠塔,淹死在酒桶中。此事缺乏史料佐證,卻隨莎翁戲劇深植人心。滑鐵盧營又稱珠寶室(Jewel House),是展示存放王冠珠寶的所在,照片中僅見其北側上層部份。


古城門遺跡

北側護城河外,有一處開鑿地鐵時發現的中世紀古城門遺跡。除了三處清晰可見的防禦用垛口,據槽線判斷,應該有兩道木門和一堵吊門(Portcullis),就是緊急時鬆開吊鏈,可以立即滑降封閉的裝置。

馬丁塔(The Martin Tower)

馬丁塔因1669~1841年之間存放王冠珠寶著稱。較出名的犯人則是魔法伯爵Henry Percy,受「V怪客」片中提到的火藥陰謀牽連,關押17年之久,卻不是因為施展什麼黑魔術。他其實是個學者,精通製圖、天文學和煉金術,因博學多聞而得到法師的稱號。

右:黃銅堡(Brass Mount)
西側護城河。遠處是倫敦塔橋(Tower Bridge)
闊箭塔(The Broad Arrow Tower)和總管塔(The Constable Tower)

總管塔名稱緣於早年城防總管(The Constable)居住此間。城防總管總攬倫敦塔內外的保安工作,王室貴族的人身安全,以及囚犯的看守等。闊箭塔名稱出自早年駐紮於此的士兵所用的武器。

鹽塔(The Salt Tower)

以鹽為名,據說是因為早期英格蘭缺鹽,只有上流貴族消受得起,因此有特別儲存場所。著名囚犯是十三世紀蘇格蘭國王約翰·巴里奧(John de Balliol),被英王長腿愛德華一世強逼退位囚禁於此,兩年後轉送法國軟禁。蘇格蘭民族英雄威廉·華萊士(參考梅爾·吉勃遜「英雄本色」)等人起義時,曾經打著約翰名號。但其後代由英格蘭撐腰而復位,成為傀儡,不被蘇格蘭人擁戴,政權短命而終。倒是這座塔,因此人而一度稱為巴里奧塔。

河岸邊的古砲
右一:Develin Tower,城區最東邊的塔。
右二:井塔(Well Tower),顧名思義,就是汲水的地方。
左一:燈塔(The Lanthorn Tower),左二:搖籃塔(Cradle Tower)

中世紀時在燈塔頂懸掛燈籠,作用如同今日燈塔,為泰晤士河來往船隻導航。搖籃塔最初用途是提供愛德華三世一條通往住所的御用水道,後來一度在1599年被用來逃跑。

左:亨利三世水門(Henry III's Watergate)
右首牆內:Wakefield Tower

Wakefield是玫瑰戰爭著名戰場之一,獲勝的蘭開斯特家族(紅方)把約克家族(白方)的人關進塔中,以戰場命名做為羞辱。現世報還得快,五年後白方獲勝,把腦筋不清楚的紅軍國王亨利六世關進來,再過五年,乾脆把他殺了。後方被遮住的,是著名的血腥塔(The Bloody Tower),又稱花園塔(Garden Tower),因為高樓層本來是城防總管的花園。現在改稱血腥塔,則是和歷史上一連串死因不明的自殺或謀殺事件有關。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對塔中小王子,愛德華五世和他的弟弟。莎士比亞劇中指稱,小王子是被叔父理查三世謀害;近代推理小說「時間的女兒」以及影集「白王后」則做出截然不同的翻案文章,有機會再詳加敘述。(詳見:「時間的女兒、白王后與塔中小王子疑案」)

聖湯瑪士塔(St Thomas's Tower)

座落於叛徒之門正上方,功用是提供倫敦塔與泰晤士河間水路的防禦。獲罪的犯人由叛徒之門進入,有條階梯直通血腥塔。後方被遮住的鐘塔(The Bell Tower),是城區第二古老的建築,功用是示警。一旦鐘聲響起,拉合橋即刻升起,吊門降下,關閉所有出入口。兩個最有名的囚犯,先是寫下「烏托邦」的湯瑪斯·摩爾(Thomas More),因反對亨利八世自創英國國教而入獄,隨後處死,卻被羅馬教廷封聖。廿年後伊莉莎白公主步其後塵,被姊姊瑪麗女王(血腥瑪麗)關進鐘塔。瑪麗女王不得人心又無子嗣,死後國會宣布由伊莉莎白繼任,是為伊莉莎白一世女王。
 


原發表於Jeff & Jill的窩,2015/07/30 08:48:15


《以下留言與回覆,來自 聯網

01. samia  2018/08/06 10:07

感謝精彩的圖文讓我重遊倫敦塔
1973年12月我在非洲象牙海岸的工作期滿,返台前單槍匹馬遊歐洲,倫敦塔是選擇的景點之一,當年連彩色的底片都很少更別提數位相機,歷經數十年照片也散失了,感謝你的文章與照片讓我有舊地重遊之感。 

格主於 2018/08/06 19:18回覆

哇,前輩駕臨,真是肅然起敬。1973年我還在爬樹抓青蛙哩大笑

謝謝您還喜歡。限於時間,只在外圍繞上一圈,甚覺可惜。希望還有機會重遊,一睹英王室珍寶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