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年5月24日 星期三

西敏寺 (Westminster Abbey)



西敏寺的第一印象,來自大一英文老師選讀的一篇文章.這位十六世紀的作者(記得好像是修道院長)用字典雅冷僻,以我當年的程度,差不多每一句都有兩三個地雷(素不相識的單字).字典翻開,盡是些壽衣、棺材、墓塚之類字眼,只覺得西敏寺是個專埋死人骨頭,王室幽魂四出遊蕩的鬼地方.幾堂課上得陰氣逼人,連老師的臉色看來也十分煞白

年紀漸長,見聞日多,當然不會仍舊淺薄.不過到西敏寺當天,烏雲罩頂,霪雨綿綿,氣壓低到不行.當時心裡難免思索,要是再打幾響悶雷,氣氛就更對了




西敏寺和英國王室淵源匪淺,王室成員由生到死的重要宗教儀式,包括歷代英王的加冕,均在此地舉行.詳情見維基百科(中文英文),我就不再抄書了.(推薦英文維基.畢竟英國人的家務事,自己清楚得多)


旁邊的國會大廈,是英國政治中心,相關文章汗牛充棟、罄竹難書,同樣推薦參閱維基百科(中文英文).大廈的北塔即著名的大笨鐘Big Ben;南塔名維多利亞塔Victoria Tower,顧名思義,是紀念重建國會大廈的維多利亞女王.

大笨鐘

西敏寺北面的國會廣場周圍,有不下十座英國歷代偉人的銅像.在下不才,就認得一個蛐蛐兒,不,邱吉爾.比較有趣的是,下面這位亞伯拉罕.林肯先生也赫然在列.我揉了揉眼睛,確定這位落腮鬍子便是美國第十六任總統,大名鼎鼎的解放者.難道英國人對他挺景仰嗎?原來這座銅像是美國芝加哥致贈倫敦市政府的禮物,其本尊在芝市的林肯公園.
林肯像

國會大廈一隅矗立的是護國者克倫威爾的銅像.克倫威爾是十七世紀英國內戰時期卓越的領導者,帶領國會黨擊潰保皇黨,處決英王查理一世,建立短暫的共和.不久,他解散國會,實施軍事獨裁,掃蕩英倫三島的保皇黨殘餘.由於施政不得人心,死後不滿兩年,繼位的兒子就被推翻.國會擁立查理二世復辟,克倫威爾的屍身從西敏寺被挖出來,處以「吊、拉、肢解」重刑後棄置.

克倫威爾

「吊、拉、肢解」是英國處置叛國重罪的殘酷刑罰,電影Braveheart的主角William Wallace據說是第二個被處此重刑的人,而刑罰的發明人正是片中的英王「長腿」愛德華一世.「吊」是將犯人吊到幾乎斷氣才放下,「肢解」是犯人死後將屍身拆解,肢體傳送四邊、頭顱掛在首都示眾.中間的「拉」有兩種說法,一是開膛破肚,拉出犯人的內臟;一是拉長四肢,令犯人皮開肉綻、筋骨分離,類似史上的車裂之刑.電影似乎兩說兼採.

莫說談論如此血腥之事.到政治重心發思古幽情,很難不看到黑暗的一面.史上動用這等酷刑次數最多的,是被稱為明主的伊莉莎白一世.荳蔻年華即位,內眈權貴,外伺強鄰,若不用重典整肅異己,她老早送了小命,也談不上日後的豐功偉業了.幸虧現在是民主時代,連斬首都要柔性,難怪政治人物都像蟑螂一樣打不死.不過是否因此而少了一份優雅呢?
 


原發表於Jeff & Jill的窩,2006/05/24 18:35:01


《以下留言與回覆,來自 聯網

01. Jeff & Jill  2006/05/24 18:52

中文維基百科的網址錯誤

好像是被城邦的編輯程式,把16進位碼改成ASCII,以致維基百科無法判讀.

暫時無計可施.想看中文的朋友,先進英文頁面,再由其他語言中選擇中文即可.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